为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外国语学院于6月22日下午13时在第二教学楼445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专题交流会,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杰主持,全体教师、辅导员参会。

会上,英语教研室孟雅文老师选取《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文化多样性进行分享。在课程中分层次、按深浅融入多个思政元素。通过对不同的国家的文化在友谊、事业、家庭结构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是“求同,求仁”的大爱文化。在全球化日趋紧密的当今社会,拥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全球视角更为重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作为外国语言学习者对于不同文化和文明持有接纳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培养学生做好文化桥梁建设者的基本素质。

英语教研室王慧静老师以高级英语第三单元毛姆的On reading一文为例,课程导入部分通过学生讨论“读书是否愉悦”这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多阅读,实现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的扩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实现教学中“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商务英语教研室范博文老师选取《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中的重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分享。在讲解对外贸易壁垒中,让学生懂得中国虽然在经受西方国家的一些贸易阻碍,但是我国的经济仍然较为稳定;在讲解航空航天词汇时,与新闻热点结合,引入神州十四号飞船相关知识,以及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内容;结合西方女权主义内容讲解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提倡男女平等,让学生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商务英语教研室宋伟灵老师选取《商务导论》课程中的企业家与企业精神进行分享。在课程中融入多个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引入中国不同企业家的案例,开阔学生的商业视野,鼓励学生学习企业家精神与所需素质。制定企业家素质调查问卷,帮助学生合理评估创业能力,并鼓励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扬长避短。通过课堂活动与作业,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团队合作的能力。

公共外语教研室张子微老师选取《日语1》课程第一课《日语文字的构成》进行分享。通过展示日本出土的文物图片,导入中国汉字和日文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文明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力,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堂举例日语词汇,进一步为学生讲解日源新词反之对中文的影响,培养学生批判性文化意识,在课程中融入多个思政元素。

公共外语教研室闫丽玮老师选取《大学体验英语4》中的The Unsung Heroes: Working Dads一课,在导入部分,通过让学生讨论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的责任,引导学生对家庭责任感展开思考。在课文讲解部分,通过一些典型词汇引发学生思考,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广阔胸襟的人,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通过总结父母在家中负有的责任,向学生传递百善孝为先的中国文化传统美德。

本次分享会为我院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良好思路,各位教师通过本次经验分享交流成果更好地理解了课程思政的意义,深化教学改革,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目标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将思政元素融进课堂教学内容,努力做到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